慈爱心灵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24

【白话视频笔记】第110集 - 佛言佛语摘录(附-复习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 10: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话佛法笔记摘录】

第110集 - 知无常才能不住心



本集视频


【看师父说白话佛法】视频合集

《初学答疑群》扫码进入
《Whatsapp学习群》<<<点击进入
如微信点开,选择右上角“浏览其中打开”

【最新发布】提取群-非法布施
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

《每周四,日19点周三早6:20周六13点共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就是非常地辩证。又要在心中住足,但是又不能生这个心而住足,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心可以住足在内心,什么样的心不应该住足呢?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你任何的心都要无所住,你没有心了,你生出来这个心还有的,那么这个是你的真心

BH-110


你今天看见佛堂里你就磕头了,你没有想到“我今天要来给观世音菩萨磕头,我要求什么……”,你跪下去就磕头了,很自然地磕多少个头,用不着数的,你心里全知道就磕多少个头,跟菩萨怎么讲,因为你天天这么做。这个就是师父告诉你了,“应无所住”,你不要住在我今天磕头求菩萨的份上,而生出来的这个自然的心,那就是纯洁的心

BH-110


学佛人不是不做事情,而是做的事情应该随着因缘,而不要去执著某一件事情上去做。所以师父跟大家讲的意思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随缘总会有因缘的,…自然地去做,自然就会得到境界的提升

BH-110


佛经讲“一切处一切时都是真心显现”,就是告诉我们“无所不在处处都在”,你的“无所不在,处处都在”,你的修心、你的为人处事救度众生,表面上看处处都在,实际上你已经做到了“不在内不在外”,因为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BH-110


一切处,一切时”,“一切无著,名之为心”,我不执著哪一件事情,今天有这件事情,开心;没有这件事情,我也开心,无著之心不执著。所以学佛,有的时候你又不能什么都不管,“哎呀,我放下了,我什么都不管”,你不能没有心而是让你处处用佛心来显现

BH-110


佛曾告诉我们:一切事物本体是空。…知道这个事物的存在,知道它的本体是最后空的但是我们不落入“顽空”

BH-110


学佛不应该在自己的执著上定位“哎呀,我这个人就是执著,我这个人就是放不下,我这个人就是认真……”,这些都是给你自己定位执著,你会执著在定位上面,有的时候,没有这些概念,你倒不会去执著。

BH-110


佛法教我们随缘,而不要去拼命地追寻人间的那种虚幻的根源度人也是要根据众生的根基用不同的妙法去救他,能救到的就是有佛缘,可以直接教导他。如果这个众生与哪个宗派或者法门有缘分,就应该用哪个法门和宗派去教导他修行的方法,这样你能启发他的根基,因为他的因缘就是这样。如果一味地把他拉到自己的法门,你可能会背离了佛法的妙用。

BH-110


真正的是要“无所住心”不要随随便便地把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就放在自己的八识田中时间长了会在里面发酵,因为好的会变得更好,因为恶的在你的八识田中会产生恶的种子。

BH-110


人生的真正的意义,应该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懂得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所做出来的——救度众生的这种事业和理念,那是永存的。2500年前佛陀示现了佛光普照,到今天还照耀着我们广大学佛的众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BH-110


(故事2中)死亡,那是人生必经之路,那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什么可以悲伤,因为无常是世间的真理

BH-110


其实我们在人间我们不用等到死亡无常时时刻刻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的交通事故意外是无常,生病是无常,你只要观察生命中来来去去的人、事、物,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每一件事情是无非无常的,都是“非常”,不正常的叫“非常”,所以当我们执著于某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误以为这件事物是常态,是有常的。…欢乐消失的时候,你会感到空虚寂寞,因为无常来了,你就会觉得这么痛苦,因为不知无常而使我们的生命充满着痛苦

BH-110


师父要你们好好懂无常,知无常,要懂得生命的真相,就是我们要好好地救度众生沿着佛陀的脚步好好地往前走。我们要做好人、做好事,我们要改变自己每一天的改变会给你迎来新的光明每一天的觉悟会让你拥有美好的明天

BH-110


学佛不是靠师父,学佛是靠的觉悟。希望每个学佛的孩子都能够觉悟,都能够理解,我们真正的内心要学会控制自己理解自己,你才能去理解别人,你才会产生悟性知别人痛者,你自己也会痛,当你理解别人了,你这个人就会有悟性。

BH-110


当你经常想一想,“我贪瞋痴慢疑还有没有?”的时候,经常去检点自己这些毛病的时候,你的悟性随之在增加。希望大家每天观察自己有没有贪瞋痴有没有做错什么?每一天的检查会让你智慧充满,会让你觉悟人生

BH-110


返回上一篇

学习下一篇

或者

一起来复习

边听边看边填空

建议对照文字,并手写纸上便于记忆



                                            ”,这是一个纲领——《金刚经》非常重要的一个纲领,也就是说你不住心。举个简单例子,你帮别人了,你不要把它挂在心上,而生出来的心,就是干净的心。“我今天救了人,我没感觉到救人”,我生出的心就是纯洁的心,                     的心。你只是为了众生的利益,只要能够                       ,无论什么事情再苦再难,我们都要去做,而生出来这个心。不是说“我要去救人”,“我今天要帮助别人”

                 了。


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就是非常地辩证。又要在心中住足,但是又不能生这个心而住足,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心可以住足在内心,什么样的心不应该住足呢?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你任何的心都要无所住,你没有心了,你生出来这个心还有的,那么这个是你的             。师父在这里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看见佛堂里你就磕头了,你没有想到“我今天要来给观世音菩萨磕头,我要求什么……”,你跪下去就磕头了,很            地磕多少个头,用不着数的,你心里全知道就磕多少个头,跟菩萨怎么讲,因为你天天这么做。这个就是师父告诉你了,“应无所住”,你不要住在我今天磕头求菩萨的份上,而生出来的这个自然的心,那就是             的心。


所以学佛人不是不做事情,而是做的事情应该随着             ,而不要去             某一件事情上去做。所以师父跟大家讲的意思就是,任何一件事情            ,总会有因缘的,但是你不能说,“哎呀,我随因缘”,你就执著这件事情,“我一定去做”,那你的             就不会提升。自然地去做,自然就会得到境界的提升。佛经讲“                                  都是真心显现”,就是告诉我们“无所不在,处处都在”,你的“无所不在,处处都在”,你的          、你的                 、救度众生,表面上看处处都在,实际上你已经做到了“                                  ”,因为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举个简单例子,你不要去想做某一件事情,你做这件事情别人都会说你好;你今天想着“我要成为劳动模范”,你去拖地板、擦地板,那你生出来的还是在内的心。所以真正的劳动模范是            地每天就帮助别人,每天就是在扫地。所以“一切处,一切时”,“一切            ,名之为   ”,我不             哪一件事情,今天有这件事情,开心;没有这件事情,我也开心,            之心,不执著。所以学佛,有的时候你又不能什么都不管,“哎呀,我放下了,我什么都不管”,你不能                ,而是让你处处用           来显现。


佛曾告诉我们:一切事物                。我问你,这幢大楼几百年之后肯定没了,对不对?一个人几十年之后就走了,但是又不是说这个大楼没有,又不是说这个人没有,相反地,要            这些拥有的现象,然后              地去               、去             它,那么这就是                       的妙用。就是告诉我们,知道这个事物的存在,知道它的本体是最后空的,但是我们不落入“               ”。就是我们知道这两个人好不长的。比方说,这个人到单位里来了,领导早就讲过他来三年实习的,在这个三年当中你跟他好得不得了,你应该了解到三年之后,他一定会离开,离开我们两个又没有朋友做了,就结束了,没有感情了。你要了解这些,你又不能说“我了解了这个三年之后,我们两个人又不可能这么好了”,“那你现在谈都不要谈,你不要跟我交什么好朋友,我不要你这个人,因为三年之后我们都是空的”。所以知道它的本体最后空,“我                        ,我还是在这个三年当中,好好地认真地去跟他交往,去跟他作为一个好朋友”,那么这样就不执著在这件事情当中,你就离开了。


师父最后跟大家举个例子,教育孩子最后                       ,你们想想是不是?我们今天教育一个孩子,因为孩子教育了,天天跟他讲“你大起来要好啊,孩子,你要懂事情啊……”,因为孩子长大了,孩子懂事之后他是               ,因为他会离开你。这件事情到了最后,孩子跟父母亲到最后都是空性,不可能父母亲跟孩子一辈子在一起,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尽自己的    认真地去教育他,而不是             ,“哎呀,你好好地,你一定要考上大学,做博士,做教授,爸爸妈妈以后都靠着你了……”,你这样的执著,这孩子考不进博士、做不了教授,就会伤到你自己,也会伤到孩子。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百炼成钢的,就是不要去执著地教育孩子,“你一定要怎么样,一定要怎么样……”,你要学会             ,不要去执著。同样反过来,孩子你必须教育,你又不能不教育他。所以你要借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间来好好地           他,又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又要不能落入           ,那么你就是要有智慧。


所以学佛不应该在自己的执著上              ,“哎呀,我这个人就是执著,我这个人就是放不下,我这个人就是认真……”,这些都是给你自己定位执著,你会执著在定位上面,有的时候,没有这些概念,你倒不会去执著。所以很多人就说,“你看,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好了,就是这样,你真的会这样。因为你落入了一个           当中,所以佛法教我们           ,而不要去拼命地追寻人间的那种            的根源。             也是要根据众生的             ,用不同的            去救他,能救到的就是有             ,可以直接教导他。如果这个众生与哪个宗派或者法门有缘分,就应该用哪个法门和宗派去教导他              的方法,这样你能启发他的根基,因为他的             就是这样。如果一味地把他拉到自己的法门,你可能会背离                           


所以真正的是要“                     ”,心不要随随便便地把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就放在自己的               中,时间长了它会在里面发酵,因为好的会变得更好,因为恶的在你的八识田中会产生恶的种子。希望大家好好学佛、好好修心,师父下次跟大家讲,人在八识田当中,应该怎么样来消除那些烦恼?怎么样来把一些好的善的一种             在八识田中包裹着你的正确的             


好,今天跟大家白话佛法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好,今天最后跟大家讲两个短的故事。


佛陀晚年,有一个非常令他悲痛和伤心的事情,莫过于他的首座弟子(大家知道什么叫首座弟子?就是佛陀过去在开示的时候,佛陀坐在当中——升座,然后边上有首座,坐在他边上的弟子,叫舍利佛、目犍连。这个师父都跟你们讲过了,其实对于这两位佛我们都很熟悉),因为他们都相继先佛陀而入涅槃(就是先走了),当舍利佛回到家乡进入涅槃之后,佛陀其实也很难过。他的弟子叫均头沙弥,非常伤心地捧着灵骨回来去见佛陀。


佛陀就开示均头沙弥说,“均头,你的老师入灭了,他的                         和深广的智慧也随之消灭了吗?”


均头哭着回答,“没有。”


“既然一切生死的痛苦灭去了,而一切            功德都没有失去,那你又何必哭泣呢?”


均头一想:是啊,老师的肉身虽然幻灭了,但是老师的功德却长留人间,法喜充满宇宙,当下领悟而止泪。


这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的意义,应该是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懂得生命是              的,但是我们所做出来的——                      的这种事业和理念,那是              的。2500年前佛陀示现了                       ,到今天还照耀着我们广大学佛的众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佛陀时代有一位妇女名叫乔达弥,她有一个挚爱的儿子,在出生几天之后就离开了人世间。痛失爱子的她十分悲伤,抱着儿子的尸体到处去寻找让儿子能够复活的方法。其中有人看她很难过,就告诉乔达弥说,“有一位智者,他叫佛陀,或许有治疗死亡的方法。”于是这位乔达弥来到佛陀的住处,她向佛陀哭诉着她心中的悲痛。


佛陀告诉乔达弥说,“只要你能用,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里的火,点燃一炷香,把这炷香带来见我,我就能帮助到你的孩子复活。”


乔达弥心想:哎呀,只是去借个火点个香,这很容易。非常喜出望外地赶紧拿着香,到城中挨家挨户地去寻找,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然而每一家都告诉她,“我很愿意帮助你,为你点燃香,但很抱歉,我家有死过人。”经过了一番的寻找,乔达弥自己开悟了,她终于了解到:              ,那是人生必经之路,那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什么可以悲伤,因为               是世间的真理。乔达弥就停止了悲伤,出家修行,终而契入                       的涅槃(也就是很高,过去说,如果入涅槃的话,基本上可以到                                   )。


其实我们在人间我们不用等到死亡,无常时时刻刻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的交通事故意外是无常,生病是无常,你只要观察生命中来来去去的人、事、物,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每一件事情是                     的,都是“非常”,不正常的叫“非常”,所以当我们执著于某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误以为这件事物是常态,是有常的。生病时以为病不会好,意志消沉,实际上它也是              的,因为你生病了,无常会让你病好,就是说一段时间你的病就好了。同样欢乐的时候,它也是无常的,因为欢乐一段时间,接下来就给你带来痛苦。所以欢乐消失的时候,你会感到空虚寂寞,因为无常来了,你就会觉得这么痛苦,因为不知无常而使我们的生命充满着痛苦。


所以师父要你们好好                                  ,要懂得生命的              ,就是我们要好好地                    ,沿着佛陀的脚步好好地                  。我们要做好人、做好事,我们要                     ,每一天的改变会给你迎来新的光明,每一天的              会让你拥有美好的明天。所以学佛不是靠师父,学佛是靠的            。希望每个学佛的孩子都能够觉悟,都能够理解,我们真正的内心要学会              自己、              自己,你才能去理解别人,你才会产生               。知                    ,你自己也会痛,当你理解别人了,你这个人就会有悟性。当你经常想一想,“我                         还有没有?”的时候,经常去              自己这些毛病的时候,你的              随之在增加。希望大家每天观察自己有没有贪瞋痴?有没有做错什么?每一天的检查会让你             充满,会让你觉悟人生。


谢谢。


好,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更多白话视频笔记


白话佛法学习 - 书籍、音频、视频全了



*以上编辑与排版如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请龙天护法菩萨慈悲原谅!

                               

防失联、更多精彩【点击】下图


防失联【点下图】安装APP苹果|离线|安卓



【点击下图】进入【一口气】看完/听完【热门大合集】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慈爱心灵

GMT+8, 2024-6-6 06:55 , Processed in 0.0800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4

© 2001-2020 慈爱心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