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爱心灵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71

【白话视频笔记】第25集 - 佛言佛语摘录(附-复习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5 06: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话佛法笔记摘录】

第25集 - 洗清业障,温养智慧



本集视频


【看师父说白话佛法】视频合集




我们人学佛就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实际上,想改变命运就是挑战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就是向自己宣誓“我要在这辈子改变自己的缺点,放下烦恼”

BH-25


我们人要心正。师父经常在法会上跟大家讲:心正,佛做主;心邪,魔给你做主。悟者识本性,如果你今天是个开悟的人,你会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是应该善良慈悲的。迷者永轮回,你看那些不开悟的人,永远在他过去所犯过的错误中做错一次又一次,永远解脱不了

BH-25


明心才能见性,见性的人才能见到菩提

BH-25


要懂得,菩萨到人间来就是让我们学会解脱,让我们理解生死无常,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苦空无常,没有一件事情是长的。

BH-25


佛曾经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是苦的。苦的根源在哪里?佛告诉我们,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欲望。如果一个人没有欲望,哪来的苦?欲望过多,你一定会有贪的毛病

BH-25


一个人贪到最后就没有快乐了。任何一个智慧的人,他不会贪过头的。明明知道这些是虚幻无常的东西,你还追逐在里面,还舍不掉

BH-25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在乎表面上吃亏。在人间,过去有句话叫“吃亏就是便宜”,有时候吃亏并不代表我们就是真的吃亏了。真正能够理解这件事情,能够放下这件事情,才是实质性的成功。真正成功的人,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不是表面上的一些利益或者语言上的吃亏。

BH-25


师父叫你们学会放下,因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一生平安。吃亏的人,语言上吃亏了,他心中平安。一个能够吃亏的人,在单位里、在社会上、在家庭中,大家都很喜欢他,这个人实际上一生平安,那他必然拥有幸福

BH-25


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处世,做事情就是要学会吃亏,“对不起”“我多做一点”“没有关系”,那是一种智慧。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就是不肯吃亏,最后吃了大亏。所以师父说,吃亏不算亏

BH-25


惜福才有福,心静才能定,心定才有慧。

BH-25


能够忍让,你已经产生了智慧的清凉。大家知道什么叫清凉吗?清凉就是你在家里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看书,今天没什么事情,心里很安静、很开心,周围没人打扰你,没有电话,自己很安静,那是一种心灵的清凉

BH-25


很多古代的诗人都讲过,清凉是“温良恭俭让”,就是一种温养,这种修养是温养,它是一种舒心。…自己心定下来,那就一种修养

BH-25


调和心中之火,要学会心中不管有什么,要调和。我们修心人不能走极端不能很烦恼

BH-25


佛法里有智慧,你能够巧妙地运用佛法,你就运用了智慧,你就会将自己刚刚生起的暴躁之火慢慢地调和。调和了,不生气了,调和了温养之气脾气非常地温和能修身养性

BH-25


一个人稳稳当当,他就处理一切烦恼,他才会流露出法喜。所以为什么说法喜充满?当一个人开心的时候,他是连续性的,不是单单这一件事情。开心,那是一直开心下去,所以你法喜,那一定会充满。

BH-25


清净,那就是心静,清净的人心一定静得下来。烦恼就是菩提,这就是“烦恼即菩提”。

BH-25


解脱非难难在定慧。一个人定下来才会有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定得下来。

BH-25


· 记忆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你想洗业障,首先要去除记忆中不好的思维

· 你要忏悔自己的业障,首先要念礼佛大忏悔文,要忏悔自己曾经拥有的那些业障。你不念经,不念礼佛大忏悔文,没人能够帮你消掉

· 有时候好的东西记不起来,不好的东西一直留在了心里,而且一存入八识田中洗都洗不掉

BH-25


一个人痛苦至极,一定在八识田中;如果一个人烦恼至极,它一定在他的八识田中。眼耳鼻舌身意一碰就进入你的八识田中。为什么学佛的人、高僧大德经常说,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都要管住

BH-25


返回上一篇

学习下一篇


或者

一起来复习

边听边看边填空

建议对照文字,并手写纸上便于记忆




好,今天继续给大家讲《白话佛法》。


我们学佛就是想          自己的命运,实际上,想改变命运就是挑战自己的                     ,就是向自己         “我要在              改变自己的缺点,                        ”。命运经常给我们增加很多不幸,我们用菩萨的           能够避开。很多人一辈子烦恼,就给自己增加了更多的          ,然后看着自己堕落,看着自己没办法挽救,最后跌入深渊。这就是人不能         自己不好的         。很多人经常以为“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就这个脾气,我就这个性格”,实际上脾气和性格都是          养的。你没有这个脾气,你如果没有这个          的想法,你就不会生气。所以人都是先有气才会    发出来,每个生气的人都是先有气,慢慢地才想发出来。气是生出来的,你不生,就没有气。


师父告诉大家,我们人要          。师父经常在法会上跟大家讲:心正,    做主;心    ,魔给你做主。          识本性,如果你今天是个开悟的人,你会认识到自己的          是应该                的。迷者永            ,你看那些不开悟的人,永远在他过去所犯过的错误中          一次又一次,永远          不了。“哎呀,我怎么搞的,我又跟这个人合作了,我怎么上当上不够的”,因为你     啊!          才能见性,见性的人才能见到           


要懂得,菩萨到人间来就是让我们学会         ,让我们理解                    ,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                   ,没有一件事情是    的。佛曾经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是    的。苦的根源在哪里?佛告诉我们,苦的         就是来自于         。如果一个人没有欲望,哪来的苦?欲望过多,你一定会有    的毛病。这个也要,那个也要,贪到后来你就越来越往下走。高僧大德曾经说过,贪的毛病犹如喝盐水,越喝越咸,越咸越要喝。所以当贪的欲望慢慢         了人的          的时候,就是贪过头了。为了贪这件事情,可以          自己的一切,就超越了人的理性,凌驾在生活的所有          之上,也就是说为了贪这件事情什么都可以不要,那你这个人就是          的开始,就会成为          你快乐的根源,一个人贪到最后就没有         了。任何一个有          的人,他不会            的。明明知道这些是          无常的东西,你还追逐在里面,还    不掉。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在乎         上吃亏。在人间,过去有句话叫“           就是便宜”,有时候吃亏并不代表我们就是真的吃亏了。真正能够         这件事情,能够          这件事情,才是                的成功。真正          的人,是          战胜了自己,不是表面上的一些         或者          上的吃亏。你认为真的吃亏了……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人在骂那个人,大家都不讲,被骂的人也不讲话,等到最后,边上的人看着这个被骂的人不讲话,大家都          他,大家都         他,都         他;而那个骂别人的人,大家心中都唾弃他,这就是已经吃了“    ”上的亏了。


所以师父叫你们学会        ,因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一生        。吃亏的人,语言上吃亏了,他   中平安。一个能够吃亏的人,在单位里、在社会上、在家庭中,大家都很喜欢他,这个人实际上一生平安,那他必然拥有        。很多人                  ,他表面上得到了,实际上暗中吃亏         ,没人喜欢他。所以能吃亏是         的一种         。会吃亏处世,做事情就是要学会吃亏,“            ”“我         一点”“                 ”,那是一种智慧。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就是不肯吃亏,最后吃了          。所以师父说,吃亏不算    


        才有福,        才能定,        才有慧。要记住,吃亏不一定是吃亏。惜福的人一定会有        ,心静的人才能    得下来,心定的人才会有        ,吃亏的人就是有智慧。能够         ,你已经产生了智慧的         。大家知道什么叫清凉吗?清凉就是你在家里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看书,今天没什么事情,心里很        、很开心,周围没人打扰你,没有电话,自己很安静,那是一种        的清凉。很多古代的诗人都讲过,清凉是“温良恭俭让”,就是一种          ,这种修养是温养,它是一种        ,心里非常开心,今天没有        ,今天活得很开心,         了,吃完饭,沙发上一躺,没人跟你讲话。自己心    下来,那就是一种          


        心中之火,要学会心中不管有什么,要调和。我们修心人不能走         ,不能很         。有些人一辈子走极端,什么事情“我一定要去得到”,什么事情“我一定要做”,这个就叫走极端。“达不到,我就怎么样怎么样”,这个就有点像当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他去镇守街亭,最后失守了,在去之前跟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所以如果你不        ,可能就不会产生这种        的烦恼。不能觉得心中有火气。你觉得今天气大了,有火气了,接下来,你这个气就一定会慢慢发出来。实际上这个发出来的气,就是         你的气。


真修的学佛者是               佛法。因为佛法里有        ,你能够巧妙地运用佛法,你就运用了智慧,你就会将自己刚刚生起的暴躁之火         地调和。调和了,不生气了,调和了         之气,脾气非常地         ,能                     。“你急,我           ,你气,我          ,气出病来            ”,这种温养的火,心情会不急不躁,          会慢慢地处理一切烦恼。一个人                    ,他就能          一切烦恼,他才会流露出         。所以为什么说法喜充满?当一个人开心的时候,他是              的,不是单单这一件事情。开心,那是一直开心下去,所以你          ,那一定会         。人家说吃苦,你就一直在吃苦,因为你    不出来。          ,那就是心静,清净的人心一定    得下来。烦恼就是菩提,这就是“烦恼即          ”。


          非难,难在         。一个人定下来才会有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定得下来。我们的         是由记忆力开始的,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曾经受过的                        就形成了。如果你不能         过去别人对你的伤害,你的          就在你的    里形成了;如果你不能忘记曾经伤害过别人,或者别人伤害过你,你心中的业障块就慢慢地形成了。        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你想    业障,首先要         你记忆中不好的         。你要         自己的业障,首先要念                          ,要忏悔自己                   的那些业障。


你不          ,不念礼佛大忏悔文,           能够帮你消掉。而且记忆这个东西非常厉害,它一般都是记忆你那些曾经不好的、伤心的、难受的         ,而在你           中那些曾经幸福的、愉快的、好的、快乐的,你都              了。你的    识田中一直记着的就是那些痛苦的事情,好的东西就记不起来了。有时候好的东西记不起来,不好的东西一直留在了    里,而且一存入八识田中,洗都               


所以一个人        至极,一定在八识田中;如果一个人          至极,它一定在他的八识田中。眼耳鼻舌身意,一碰就进入你的八识田中。为什么学佛的人、高僧大德经常说,                               全部都要管住?你一闻,“哎哟,好香啊”,这个印象非常    ,可能就进入了你的八识田中。很多人小时候曾经吃过一碗芝麻糊,或者一杯什么酱,非常好吃,可以记一辈子。你跟他讲起来,“我小时候吃过的芝麻糊真的好吃啊”,他可以记              。人的烦恼和痛苦更能让你记一辈子,一    就进入你的               中,擦也擦不掉。



更多白话视频笔记


白话佛法学习 - 书籍、音频、视频全了



*以上编辑与排版如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请龙天护法菩萨慈悲原谅!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慈爱心灵

GMT+8, 2024-6-30 21:20 , Processed in 0.0855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4

© 2001-2020 慈爱心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